智慧生态

SMART ECOLOGY

行业痛点

面对“提气降碳强生态,增水固土防风险”的管理需求,生态环境监测行业面临新的挑战。 

监测服务供给仍不充分

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、业务范围、技术手段应用的深度广度与快速扩张的管理需求不匹配。

对大气污染协同控制、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统筹治理、生态保护监管、应对气候变化、噪声污染防治、城市生态环境治理、新污染物治理等战略任务的精细化支撑不够。

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滞后,与业务发展要求不适应。 

监测改革成效仍需巩固

覆盖问题发现、综合分析、追因溯源、预测预报、成效评估全链条的监测与评价制度有待健全提升。

监管依据、手段和监管能力不足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。 跨部门合作、资源整合、信息共享不够顺畅。 

 

 

 

基础能力发展不平衡

区域间、层级间、城乡间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差异较大。 遥感监测星地应用基础设施短缺,全国监测系统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。

数据壁垒未实质性打通,海量监测数据有效归集和智能分析应用亟需加强。 

 

 

 

发展方向

“一张网”智慧感知 

为生态环境系统构建智能化感知网络,通过各类物联网设备将生态数据采集并翻译出来,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管理人员,从而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案。 

 

“一套数”真实准确 

按照行业数据标准,搭建动态监测体系,及时掌握资源动态变化,提高预警预报和查处问题的能力;加强生态遥感监测数据获取、解译分析和地面验证。  

 

“一体化”智慧应用 

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数据,提供四大智慧云应用体系,闭环覆盖问题发现、综合分析、追因溯源、预测预报、成效评估全链条,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支撑、引领、服务能力。  

“一门户”顺畅高效 

统一门户主要包括政务服务、信息综合展示、工作任务与业务系统入口等内容,为生态环境相关人员与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统一入口。  

 

 

顶层设计

“ 1张网智慧感知+1套数真实准确+1体化智慧应用+1门户顺畅高效” 全流程赋能智慧生态。 

方案亮点

 

全流程赋能

闭环覆盖全面赋能行业监管、监测、应急和服务全流程。 

 

微服务架构

遵循高可用性、高可靠性、高安全性、可扩展性等原则,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。  

 

区块链创新应用

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生态监测数据防伪及安全共享。  

 

卫星领域顶尖资源

在卫星遥感、卫星通信、卫星导航等应用领域联合顶尖战略合作伙伴。  

典型场景

01
生态监测
02
灾害预警
03
森林防火